当前位置:首页> 行政区划>兴隆镇

兴隆镇

地名代码:41132710421500000001 行政区划代码:411327104000

时间:2017-11-26

来源:社旗县民政局

原创作者:社旗县民政局

地名的来历、含义及历史沿革:

199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兴隆乡建镇,设立兴隆镇。

镇政府驻兴隆镇而得名。

 

 兴隆镇02.jpg

 

明清始设兴隆镇乡;1947年,更名为兴隆镇区;1949年,撤销兴隆镇区,更名为兴隆镇乡;1950年,撤销兴隆镇乡,复置兴隆镇区;1955年,撤销兴隆镇区,复置兴隆镇乡;1961年属太和区,更名为兴隆人民公社;1965年划属社旗县太和人民公社;1975年,组建设立吕楼人民公社;1982年,经豫政(198222号文件批准,更名为兴隆镇人民公社;19834月,人民公社改为乡,更名为兴隆镇乡;1994年,乡改镇,更名为兴隆镇。

 

地理实体概况:

兴隆镇在社旗县中南部,距离社旗县人民政府13千米。镇政府驻吕楼村委会保其岗自然村。东连苗店镇;南邻太和镇;西与李店隔唐河相望,北与郝寨镇接壤,面积约51.3204平方千米。辖吕楼、大赵庄、腰庄、张岗、罗庄、珪璋、温桥、赵岗、西后门李9个村民委员会,58个自然村,136个村民小组,共7531户,30325人(非农业户265户,957人;农业户7266户,29368人),其中回族4人,满族6人,蒙古族2人。余为汉族。辖区地势中部高,东部和西部低,海拔在110-136米之间,唐河、堰河从境内流过。唐河为该镇与潘河街道、赵河街道、李店镇之界河;堰河系季节性河流,由郝寨镇入境,流经温桥、珪璋、西后门李等村委会境内,在堰河村西南汇入唐河,辖段长约9千米。耕地58833.75亩,多为砂姜黑土地,少量潮土、黄胶土。农业发种植和养殖为主,主产小麦、棉花、烟叶、玉米、大豆、芝麻、小辣椒等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重点培育了“烟叶、小辣椒、无公害小杂粮、林业、畜牧”五大特色产业。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,年均气温14.7℃。2014年末,镇设文化中心1个,广播电视站1个,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,各类文化专业户26个,各类图书室38个,藏书23万余册。现有小学10所,在校学生5036人,教职工173人;初中1所,在校学生886人,教师74人;镇卫生院1个,医务人员21人,村卫生所9个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%2011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4人,月人均补贴195元;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45人,月人均补贴72元;敬老院2个,收养农村五保老人60名,镇第一敬老院为“省文明敬老院”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%。社旗-太和公路纵贯镇境,镇设有客运站,全镇“村村通”公路均为水泥(柏油)路,交通便利。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茅草寺遗址。长途电话区号:0377,邮政编码:473307  

 

纪念地、旅游胜地:

主要有茅草寺遗址。

 

所辖村民委员会标准名称

序号

标准名称

地名代码

1

吕楼村民委员会

41132710421610000001

2

张岗村民委员会

41132710421610000002

3

温桥村民委员会

41132710421610000003

4

腰庄村民委员会

41132710421610000004

5

大赵庄村民委员会

41132710421610000005

6

西后门李村民委员会

41132710421610000006

7

珪璋村民委员会

41132710421610000007

8

赵岗村民委员会

41132710421610000008

9

罗庄村民委员会

41132710421610000009